李嗣源为什么能吊打藩镇势力

上一节,我说到李嗣源上后,一再残酷的、绝决的打击藩镇势力;有网友就提出疑问,为什么前人无法做到的事,李嗣源就能做到了。

答案非常简单,那就是一代接一代人的努力;不断的量变,在李嗣源发生了质变。

军方大佬很牛,主要是因为军方大佬,有权指挥辖区内市长、县长,如果皇帝剥夺了他们指挥市长、县长的权力,军方大佬的权力就会削弱了。

朱温在位时,就明确表示,地方军政长官在排坐次时,行政长官应该排在军事长官之上。

史书是这样记载的:帝过朝邑,见镇将位在县令上,问左右,或对曰:“宿官秩高。”帝曰:“令长字人也,镇使捕盗耳。且镇将多是邑民,奈何得居民父母上,是无礼也。”至是,敕天下镇使,官秩无高卑,位在邑令下。

在这种背景下,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、经济长官发号施令时,就不用再跟节度使打招呼了,因为在皇帝看来,节度使只要把军事方面的事,负责好就可以了,地方行政经济上的事,你们就不用操心了。

面对朱温的这种操作,军方大佬的态度也非常简单,那就是此地不留爷,自然有留爷处;你朱温这样无视我们军人的利益,我们就投靠李存勖去;于是朱温父子一手好牌,直接越玩越不顺手;最后被李存勖反杀了。

问题是,李存勖上位后,依然还是这样干。

面对此情此景,下面的节度使都急了,因为中央政府一再绕过我们插手地方事务,这会让地方管理工作乱了套的;关键是,梁朝亡国就是因为这样胡折腾所致,我们怎么能向他们学习呢?

对此,李存勖表示,你们说得对!换而言之,行政主管、经济主管在向下行使权力时,无视军方大佬的存在,这是不应该的。

问题是,李存勖的心中,显然不是这样想的;所以他该怎么玩,还是怎么玩。

史书是这样记载的:冬,十月,辛未,天平节度使李存霸、平卢节度使符习言:“属州多称直奉租庸使帖指挥公事,使司殊不知,有紊规程。”租庸使奏,近例皆直下。敕:“朝廷故事,制敕不下支郡,牧守不专奏陈。今两道所奏,乃本朝旧规;租庸所陈,是伪廷近事。自今支郡自非进奉,皆须本道腾奏,租庸征催亦须牒观察使。”虽有此敕,竟不行。

当然了,李存勖这样无视军方大佬的既得利益;军方大佬在关键时候,肯定会给他颜色看的;于是风光无限的李存勖,突然间就翻船了。

军方大佬很牛,主要是因为他有权任免手下的将领,如果相关的任免权都归了中央政府,军方大佬的权力就削弱了。

李嗣源上位后,经过一系列整顿,开始明确告诉节度使,以后地方行政、经济、军事长官,都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,你们就不要费心了。到此为止,中央集权显然进一步加强了。

史书是这样记载的:辛亥,敕防御、团练使、刺史、行军司马、节度副使,自今皆朝廷除之,诸道无得奏荐。

总的来说,皇帝不论通过什么方式上位;都会尽力维持前人取得的成就。换而言之,想尽办法不让军方大佬插手行政、经济、人事权力。

在这种背景下,文职系统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大。于是,皇帝改造藩镇大佬时,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了。

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注意到;李嗣源之后的皇权之争,永远是军方势力占据主导地位;无论李从珂、还是石敬瑭;无论刘知远、还是郭威;甚至是后来的赵匡胤,都是以军方大佬的身份上位。

但是,文职系统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大,已不可逆转了。因为,冯道已闪亮登场了!

冯道作为文职系统的领衔人物,永远都是笑看风云;不论哪个军方大佬成为皇帝,也必须得让冯道当执政官。

冯道的态度很简单,谁当皇帝不是个当?什么先帝死了,我们就必须忠于后主,哪怕后主根本不胜任自己的职位……;这就是对国家、对百姓不负责任的腐朽观点。

只要能避免国家的分裂、混乱;只要能让帝国迅速恢复和平、稳定;我才不管他张三当皇帝,还是李四当皇帝。

面对如此潇洒、如此牛X的冯道,大家难免会充满各种赞美之词。

问题是,随着赵大、赵二上位,皇权变得越来越强大,先帝死了,大家必须永远忠于后主的思想,再度成为主流价值观。

在这种背景下,人们就开始各种贬低冯道了;因为,这样一个有奶就是娘的家伙,竟然能得到世人的称赞,这叫什么事呢?换而言之,二世、三世、万世永相传,才是我们最伟大的追求。就像冯道这种有奶就是娘的家伙,就应该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。

冯道这种人的历史地位变迁,让我更清晰的感受到;环境是如何决定意识的。

换而言之,处于皇帝轮流坐庄的时代,谁也会感觉冯道的思想没有任何毛病;相反,还是非常值得称道的。在这种背景下,如果有人跟你讲,先帝死了,我们必须得忠于后主,哪怕后主是扶不起的刘阿斗,你肯定会觉得,这就是在扯淡;这就好像,有人在二十世纪时,还要扯这种这种观点,肯定能让大家喷得满脸都是唾沫。

问题是,处于二世三世代代相传的时代,谁也会觉得,冯道的思想太无耻了;因为,先帝死了,就因为后主是扶不起的刘阿斗,你就想让别人当皇帝;你的良心让狗叼走了?

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,我们书归正传。

虽然说,在很长一段时间,文职系统永远都是一副有奶就是娘的样子;面对军方大佬废立皇帝,从来都是不闻不问。

但是基于文职系统的利益,他们肯定是反对军方势力不断扩张的,因为军方势力一旦失去控制,他们的既得利益就难以保证了,因为军方势力一旦失控,无论中央地方,都是军方大佬坐在最前排,他们只能靠后站。

更主要的是,虽然皇帝都是靠军方势力支持上位的;但是基于皇帝的利益,也会不遗途力的加强文职系统的权力;因为文职系统本身,并不具备挑战皇权的实力;更主要的是,在压制军方势力的目标上,他们是一致的;所以不论哪个皇帝上位,都会一个劲的提高文职系统的权力。

因为类似的原因,冯道之类的人,始终是如鱼得水的!

冯道之类的人一直风光无限,本身就意味着,不论夺取皇位的军方大佬戏份有多少,真正的主角也不是他们。因为他们不论多牛X,最多也是出场三两集就下线了;而冯道类似的人,却是从一直从头演到尾….。

类似的操作一路继续到了赵匡胤时,顺手一推,就把存在二百年的藩镇割据历史给彻底结束了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waimaiplus.cn/6443.html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