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敬瑭上位 军方大佬一个比一个狂

我此前说过,割让幽云十六州,只是石敬瑭与契丹人签了一个条约,既然是条约,他能签订,也就能废除!

有人对此就说了,作人得讲信用!

你怎么可以赤裸裸地宣扬这种观点呢?

问题是,如果石敬瑭不讲这种信义,史书会因此非议石敬瑭吗?肯定不会的。

甚至而言,如果石敬瑭做的再绝点,掉头把曾经帮助自己的辽国也灭了,史书会因此非议石敬瑭吗?肯定不会的。

因为这样的石敬瑭,不被史书大赞特赞,也有点不可思议了。

说到这里,也许又有人说什么,欧洲人如何如之何了。

遥想当年,拿破仑东征西讨,法国版图一扩再扩;法国与周边国家,此前就没有围绕彼此的边界,签订过各种条约吗?肯定签过啊!

问题是,看到拿破仑这样侵略成性,有人拿从前的条约,说法国人毫无契约精神吗?

也许有人说,相关条约,就不是拿破仑签的。问题是,拿破仑第一次兵败退位时,肯定与其它国家签过相关条约吧!但是拿破仑后来从海岛逃出来,依然组织几十万大军试图反攻倒算;只是滑铁卢之战不给力,所以,拿破仑再次一败涂地了!

问题是,拿破仑失败了;也没有人说什么拿破仑毫无契约精神;只是感叹滑铁卢之战时,老天不保佑拿破仑;否则,拿破仑就会如何如之何了!

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,我们书归正传。

我们必须得知道,幽云十六州也不是石敬瑭家的,石敬瑭说割就割,凭什么啊?

事实上,石敬瑭当了皇帝,而且也承认称帝前签订的条约,但是契丹人接管幽云十六州时,也是大费周章的。

因为幽云十六州,有很多军方大佬,都通过各种形式抵制契丹人接管幽云十六州。

最经典的就是,云州军民在吴峦的率领下,拒绝契丹人接管。契丹围困云州七个月,也无法攻克云州。最后由石敬瑭出面,要求契丹先撤军,然后调吴峦离开云州;契丹人才顺利接管云州。

当然了,契丹没有要求严惩吴峦,石敬瑭也敬佩吴峦是条汉子,所以让吴峦到内地当节度副使。

史书是这样记载的:高祖入立,以云州入于契丹,而峦犹守城不下,契丹围之凡七月。高祖义峦所为,乃以书告契丹,使解兵去。高祖召峦,以为武宁军节度副使、谏议大夫、复州防御使。

现在的问题是,石敬瑭可以趁势,撕毁与契丹签订的条约吗?

显然是不可以的,因为只要撕毁条约,就会与契丹全面开战的,因为契丹不可能让石敬瑭这样玩的。

有求我的时候,就许诺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我,用完我之后,就想赖账,你是不是觉得我好欺负啊?

如果石敬瑭的实力足够大,自然敢试着与契丹赖账的。

问题是,当时的军方大佬,一个比一个张牙舞爪,石敬瑭自然不敢奢言与契丹开战。因为你不愿意与契丹睦邻友好,自然有人愿意代替你的。换而言之,一旦与契丹全面开战后,肯定有人会蠢蠢欲动的,想着复制石敬瑭从前的成功。

现在属于石敬瑭的事,就是如何巩固中央政府的权力,其它事,都得往后放一放。

在军方大佬都张牙舞爪的背景下,你敢发动全面对外战争,有多少人会趁火打劫你,你永远也不知道。

后来,石重贵上位了,一心要和契丹人来硬的。

结果呢?下面全是各种居心叵测的军方大佬;最后,石重贵哭都没处哭。要知道,这还是建立在石敬瑭多年削藩的基础之上;皇帝想与契丹人来硬的,都能让下面的军方大佬玩成这样;没有这种基础,更不用说了。

石敬瑭上位后,军方大佬有多嚣张,我们看一个叫张彦泽的人,就可以知道了。

张彦泽的一个小弟得罪了张彦泽,张彦泽就要杀死他。这个小弟就向中央政府寻求庇护,身为皇帝的石敬瑭,认为这个小弟并没有错,所以就希望张彦泽放他一马。

问题是,在张彦泽看来,这就是石敬瑭干涉自己执行家法。

于是就叫人给石敬瑭捎过话去。总而言之,我对自己的小弟执行家法,希望你不要瞎掺和。如果非要瞎掺和,万一弄出乱子,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。

面对张彦泽这种嚣张的行为,石敬瑭终于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了。于是只好把张彦泽的这个小弟遣返回去,

史书是这样记载的:彦泽遣行军司马郑元昭诣阙求之,且曰:“彦泽不得张式,恐致不测。”帝不得已,与之。

结果呢?张彦泽就把自己的这个小弟虐杀了。

张彦泽的态度很简单,你是我的小弟,有事敢向皇帝寻求庇护,你真是反天了!老子一刀砍了你的头,你都不知道老子是干什么的?所以,老子先砍你手脚再挖你心肝。

史书是这样记载的:癸未,式至泾州,彦泽命决口、剖心、断其四肢。

后来,张彦泽又虐杀了一个背离他的将领。

史书是这样记载的:张彦泽在泾州……还至陕,获亡将杨洪,乘醉断其手足而斩之。

于是有人就告诉石敬瑭,这种风气是绝不能纵容的。就是梁、唐时代,也没有听说哪个军方大佬,敢嚣张到这种境地?于是石敬瑭对张彦泽进行了降职处理;看好了,只是进行了降职处理。

史书是这样记载的:右谏议大夫郑受益上言:“杨洪所以被屠,由陛下去岁送张式与彦泽,使之逞志,致彦泽敢肆凶残,无所忌惮……”疏奏,留中。

后来,石重贵与契丹全面开战,契丹人还没有渡过黄河,张彦泽就与契丹达成默契,并用武力接管帝国都城,做好了欢迎契丹皇帝进城的准备。

史书是这样记载的:彦泽为契丹所啖,密已变矣。乃通款于契丹,请为前导,因促骑说重威,引军沿滹水西援常山,既而与重威通谋。及王师降于中渡,契丹主遣彦泽统二千骑趋京师,以制少帝,且示公卿兆民以存抚之意。

我们必须得知道,张彦泽并不是多了不起的军方大佬。

事实上,比彦泽更牛、更嚣张的军方大佬有的是。最简单而言,石敬瑭不敢追究张彦泽的罪行,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是他和杨光远是姻亲。

史书是这样记载的:王周奏彦泽在镇贪残不法二十六条,民散亡者五千余户。彦泽既至,帝以其有军功,又与杨光远连姻,释不问。

杨光远的江湖地位远远高于张彦泽;而且整体实力之强,石敬瑭也非常忌惮,这个我们稍后再说,这里只是简单说一一上。

史书是这样记载的:杨光远自恃拥重兵,颇干预朝政,屡有抗奏,帝常屈意从之。

虽然说,张彦泽行事够嚣张了;但是张彦泽与安重荣相比,也就是个乖乖宝。

因为,安重荣说过一句千古名言。总而言之,这个年代,什么天子不天子的,兵强马壮的就是天子。

更夸张的还在于,安重荣还开口闭口大骂石敬瑭卖国求荣;石敬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也只能听之任之。

史书是这样记载的:表数千言,大抵斥帝父事契丹,竭中国以媚无厌之虏。…….帝以重荣方握强兵,不能制,甚患之。

杨光远、安重荣之外,还有一个军政大佬叫范延光。

范延光几句话不服,直接就起兵造反了。关键是,用了一年时间,范延光终于投降了;但是石敬瑭也不敢追究他的罪责。

你是石敬瑭,管着这样一群军方大佬,敢和契丹人全面开战?

领着这样一群军方大佬,就和契丹人全面开战,那就是标准的不想混了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waimaiplus.cn/6787.html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