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赜想避免皇族内讧 却让整个家族陷入万劫不复

如何才能避免皇族族内讧呢?

方法很简单,就是限制皇族成员的权力!

如果太子没有自成系统的军政权力,他靠什么抢班夺权呢?

如果诸王没有自成系统的军政权力,他哪敢争夺皇位呢?

解决的皇族内讧的方法,就是如此的简单。更主要的是,一个强势皇帝想作到这一点时,那是非常容易的。

但是这种做法,在许多时候是非常危险的。因为皇帝真的作出这种选择,当皇族面对外人威胁时,就有可能遭到灭绝性的屠杀。

关于这一点,伴随着秦帝国的灭亡,谁也不会否定了。

始皇帝主动压制了皇族势力,结果呢?始皇帝尸骨未寒,他30多个儿子、女儿,就被李斯、赵高屠杀殆尽了。

从此以后,没有一个皇帝敢轻易做出这种选择。

萧赜爬上皇位后,皇族亲王依然都在中央、地方,担任着高级职务。从这层意义上,萧赜与从前的皇帝,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。

但萧赜在扩张皇族势力的同时,也开始不断加强皇族亲王高级属员的权力。随着皇族亲王高级属员的权力不断扩大,皇族亲王的权力自然受到了限制。

皇族亲王和他们的高级属员之间有分歧,到底谁说了算?在通常情况下,这并没有明确的规定。

对此,我们从戏文中的一些故事看出来。

在许多戏文中,可以见到一个少年公子与一个老管家,一块出去办事。在外出办事的过程中,他们意见发生了分歧,应该听谁的呢?这似乎没有明确的规定。

从理论上,老管家是老主人的委托人,所以他有权、也有义务约束少年公子。如果他没有履行相应的责任,放任少年公子弄出事来,老主人会惩罚他的。

但是从理论上,少年公子也拥有命令老管家的权力。如果老管家不听从少年公子的命令,并且说不出个让老主人满意的理由,老主人肯定会惩罚他的。

所以,少年公子与老管家之间的博弈,是比较复杂的。因为他们之间的所有博弈,始终有第三方的监视、仲裁。而第三方的态度,对他们的博弈结果,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皇族亲王与自己高级属员之间的博弈,也是如此的。

在皇族亲王那一亩三分地里,是皇族亲王说了算,还是皇族亲王的高级属员说了算?这并没有明确规定的。因为他们的关系,就好像戏文中的少年公子与老管家。

只是在通常时候。他们之间有矛盾,皇帝总会倾向于支持皇族亲王。

如果皇帝持这种态度。那皇族亲王的高级属员,自然只能小心翼翼的与皇族亲王合作。在这种背景下,皇族亲王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,自然会渐渐拥有独立的军事、人事权力,因为在他的一亩三分地内,根本没有人敢与他对着干。

皇帝的这种态度,自然是弊端重重。因为这本身就是在纵容皇族亲王扩张势力。事实上,前朝的皇族内讧,大都是由此而来的。

总结前朝的经验教训,萧赜难免想当然的认为,只要把支持的天平,倒向了皇族亲王的高级属员一边;就要吧避免这一切。从理论上,从结果上,萧赜的想法没有任何毛病。

只是萧赜这样玩的结果,也就是草驴换了一个叫驴。因为,萧赜这样操作的结果,就是让整个皇族面对外人的屠杀时,连个最基本的反抗,都组织不起来。

因为在萧赜的这种操作下,皇族亲王虽然从名义上,拥有很多军政资源;但是这些军政资源都被他的高级属掌握着。

在这种背景下,当乱臣贼子试图对整个皇族展开大清洗时,这些皇族亲王通常只能束手就缚。

据史书记载,在萧赜时代,皇族亲王出镇地方,都会派一个高级属员;而且让这个高级属员负责相关辖区的一切事务;从理论上,相关地区的最高主管是皇族亲王;其实,一切都是这个高级属员说了算。

史书是这样记载的:初,诸王出镇,皆置典签,主帅一方之事,悉以委之。时入奏事,一岁数返,时主辄与之间语,访以州事,刺史美恶专系其口,自刺史以下莫不折节奉之,恒虑弗及。于是威行州部,太为奸利。

更夸张的还在于;有一个皇族亲王想出去玩一会儿,但是这个高级属员不同意,这个皇族亲王也只能在家里呆着;有一个皇族亲王想吃个熊掌,但是没有得到他的高级属员同意,厨师也不敢给他做。

史书是这样记载的:南海王子罕戍琅邪,欲暂游东堂,典签姜秀不许。子罕还,泣谓母曰:“儿欲移五步亦不得,与囚何异!”邵陵王子贞尝求熊白,厨人答典签不在,不敢与。

在这种权力格局下;萧賾虽然也分封诸王了;但是诸王的权力,却实在等于没有。这种格局中,在特定的历史时期,那是非常危险的;因为它会让整个皇族,随时遭受灭顶之灾。

最简单而言,刘裕建立的宋朝;如果诸王权力就这样大;那辅政大臣击杀少帝刘义符、庐陵王刘义真后;再想击杀刘裕的其它儿子,肯定也是手到擒来。如果是这样,刘裕建立的宋朝,肯定也就是二世乃亡了。

后来,萧鸾屠杀萧道成的子孙时,方法很简单,那就是让皇族亲王的高级属员去操作;这些皇族亲王连反抗的想法都不敢有。

史书是这样说的:及宣城王诛诸王,皆令典签杀之,竟无一人能抗拒者。

萧赜的幸运在于,屠杀他兄弟、子孙的人,也是萧氏皇族成员,只是亲缘关系比较远罢了。

所以,萧賾的兄弟、子孙被屠杀殆尽了,但是齐国并没有因此灭亡;因为上位的萧鸾还是高举齐国大旗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waimaiplus.cn/6684.html

赞 (0)